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地处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属高平原地区。 它北与海西蒙古族自治州都兰县接壤,东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相毗邻,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和四川省石渠县接壤,西靠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西南与玉树藏族自治州相连。 玛多县是青海省海拔最高县,全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均气温-4℃,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是国内人类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其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平衡区。 玛多县作为黄河发源地,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中华水塔”的美誉。其中,扎陵湖、鄂陵湖两“姊妹湖”被联合国《湿地公约》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全县总面积25253平方公里。 下辖2乡2镇,截至2019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5845人。 人口密度为每2平方公里1人,是青海省人口最少的县。藏族是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 2020年,玛多县地区生产总值3.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67.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93元。 2018年10月13日电,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援建的玛多4.4兆瓦光伏扶贫联村电站12日正式并网发电,该电站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光伏扶贫电站。 2019年5月1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玛多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发布日期:
2024-12-18 22:10:00
发布日期:
2024-12-18 16:15:17
发布日期:
2024-12-11 17:05:11
发布日期:
2023-09-26 04:17:52
发布日期:
2023-09-26 04:17:52
发布日期:
2023-10-31 14:00:00
发布日期:
2023-10-31 14:00:00
玛多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理坐标北纬33°50′~35°40′,东经96°50′~99°20′。北依积石山支脉布青山,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相接,东部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和果洛州玛沁县毗邻,南与果洛州达日县和四川省石渠县接壤,西靠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曲麻莱县,西南以巴颜喀拉山为界,与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相连。南北宽约207公里,东西长约228公里。全县总面积25300平方公里,占果洛藏族自治州面积的20.8%。 玛多县
玛多县属高平原地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大部分在4500~5000米之间,地形起伏不大,相对平坦,比高500~1000米,西北高,东南低,山间有平坦地、沙漠地、沼泽地。大地构造单元属巴颜喀拉褶皱带,构造线均作西北至东南走向,地貌轮廓明显地受构造控制。玛多地区占优势的地貌类型是宽谷和河湖盆地,它们多为断陷作用所形成。
玛多属高寒草原气候,一年之中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而通常又把冷暖两季分别称为冬季和夏季。冬季漫长而严寒,干燥多大风,夏季短促而温凉,多雨。其温度、风力、降雨量情况是:温度玛多县年平均气温-4.1℃,除5~9月份,各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最冷的1月份为-16.8℃,1978年竟达-26.6℃,极端日最低温-48.1℃,是青海省极端日气温最低的地方。最热月7月份为7.5℃,极端日最高温22.9℃,累年气温≤0.0℃,日数为94.8天,既是最温凉的夏季,最少也有10天以上。玛多高原白天日射强,地面接受热量多,升温快,散热量大,温度急剧下降,气温日差较大,年平均14.0℃。全年无绝对无霜期。 风力玛多县大风日数多,从11月至次年4月最为频繁,约占年大风日数的70~85%。大风的年际变化大,最多的1966年达110天,最少的年份仅出现12天。大风的连续日数最长达8~10天。最大风速34米/秒。各月大风风向大部在西北—北西北之间,这类大风最为普遍,风速大、持续时间长。 降水玛多县年均降水量303.9毫米,但年际变化大,最多的年份434.8毫米,最少的年份84.0毫米。
玛多县是黄河发源地,境内河流密集、湖泊众多,全县共有大小湖泊4077个。境内主要河流有玛曲、热曲、江曲、勒那曲、多曲等,水能蕴藏量约424.65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