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简称“武”或“凉”,古称凉州、姑臧,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西走廊中心城市。截至2020年,辖1个区、2个县和1个自治县,总面积3.23万平方公里,聚居着汉、藏、回、蒙等41个民族。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武威市常住人口为1464955人。 武威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古、西通新疆,是国务院命名的对外开放城市,甘肃省确定的区域中心城市、西部重要的交通隘口城市。武威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葡萄酒城。 武威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戎、崔、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自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命名武威,已有近2200多年的历史。因武威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枢纽,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融汇传播之地,丝绸之路西段的要隘,中外商人云集的都会,历代王朝都曾在武威设郡置府。 2014年,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获国家部委联合批准设立的正式批复,成为甘肃省第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同年12月,中欧班列“天马号”开通运营;2016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甘肃(武威)国际陆港,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建设上升到全省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层面。
发布日期:
2024-12-12 16:55:04
发布日期:
2024-11-29 17:40:17
发布日期:
2024-11-26 16:54:13
武威市凉州城区远眺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北纬36°29′—39°27′,东经101°49′—104°16′之间,南北长326公里,东西宽204公里,总面积3.23万平方公里,是沿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东大门,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邻银川和内蒙古,西通新疆,地处亚欧大陆桥的咽喉位置,处于兰州、银川、西宁城市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中间地带。
武威市天祝县祁连乡美景武威市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呈西高东低,局部地形复杂。地形可分为三带。南部祁连山区,海拔在2100米—4800米之间,山脉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气候冷凉,降水丰富,有利于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中部平原绿洲区,海拔1450米—21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全省和全国重要的粮、油、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北部荒漠区,海拔1300米左右,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是沙生植物、名贵药材的主要产地。境内最高峰天祝冷龙岭主峰咔哇掌位于县境西北,海拔4872米,最低点民勤白亭海位于民勤县北部,海拨1020米。
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武威市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寒夏暑,气温日、年变化大;降水较少,分布不均;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无霜期较短。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洪涝、冰雹和霜冻等。年平均气温7.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9℃,极端最低气温-32.0℃(1991年12月27日凉州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4℃,极端最高气温41.7℃(2010年7月30日民勤县)。平均气温年较差29.4℃,最大日较差32.3℃(1965年3月15日民勤县)。无霜期年平均171天,最长达212天,最短为11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876.9小时,年平均蒸发量2163.6毫米,年平均降水量212.2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65天,最多达125天(2010年古浪县),最少为24天(1997年民勤县)。极端年最大雨量273.5毫米(2011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25.8毫米(1962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8月最多。
全国示范河湖武威石羊河流域武威市境内所属黄河流域与内陆河的石羊河流域两大河流。黄河流域在武威境内过界水量23.15亿,通过长度68千米,主要有流域的大通河、金强河、松山、新堡河、石门河5条水系10条河流的一级沟22条,291公里,二级沟1049条,1023公里,三级沟1248条,769公里,沟壑密度每平方公里1.95公里,黄河流域面积3620.22平方千米,占武威土地总面积的11%。石羊河流域总面积4.16万平方千米。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面积2.91万平方千米,占武威土地面积的87.7%。从东到西有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8条河流,8条一级河流总长717千米,二级河流118条1804千米,三级河流3149条5503千米,四级河流4641条4084千米,河网平均密度1.57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