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区隶属甘肃省兰州市,位于兰州市的远郊区,地处甘肃省中部,成立于1960年,因境内享堂峡以东的红古川而得名,地理坐标东经102°50′-102°54′和北纬36°19′-36°21′之间,东接西固区,西临大通河,南濒湟水河与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永靖县相望,北部黄土山岭与永登县毗邻。位于兰州、西宁两大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总面积567.66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红古区常住人口为143795人。 红古区总面积567.66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3个镇、1个乡。 红古区有109国道、京藏高速公路、兰青铁路、兰铝铁路专用线贯穿全境,是内地通往青海、西藏的咽喉通道,也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红古区海石湾镇是亚洲第一龙,马门溪龙的故乡。 2014年10月,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成功申报为第五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2019年1月25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十三五”末,红古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1亿元,年均增长1.64%。
发布日期:
2025-01-11 09:13:42
发布日期:
2025-01-10 20:25:15
红古区是兰州市的远郊区,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兰州市西南部,东接西固区,西临大通河,南濒湟水河与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及甘肃省永靖县相望,北部黄土山岭与永登县毗邻,地理坐标东经102°50′-102°54′和北纬36°19′-36°21′之间,地处湟水下游河谷,部分地区位于大通河下游。是甘肃通往青海、西藏的咽喉要道。辖区总面积567.66平方千米,东西长约54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 红古区
红古区地貌总特征属黄土高原西部丘陵沟壑区,自南向北大致分为一、二、三级阶地,明显呈现出滩、川、台、山四种地形地貌。北部为黄土山梁、台地区,南部和西部为河川谷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区海拔高度为1580-2462米。
红古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温差大,降水少、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7.6℃,全年7月份最热,平均27℃,1月份最冷,平均-6.8℃,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年均降水量327.7-349.9mm,年蒸发量1507.8mm,日照量1762-2769小时,相对无霜期160-173天。
大通河红古区位于黄河上游,地处大通河、湟水河左岸,大通河、湟水河为常年过境河流。大通河为黄河二级支流,境内河道长16.7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9亿立方米,在海石湾汇入湟水河。湟水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境内河道长62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8.3亿立方米。红古区境内有大小沟道48条,共长335千米,均为季节性沟谷,部分沟道山大沟深,汇水面积较大,降雨形成洪水后,经沟道注入大通河和湟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