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东部,处珠江源头,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处,东与贵州省兴义市毗邻,南与文山州红河州接壤,西接昆明市,北临昭通市,素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之称,距省会昆明市120公里,地区面积2.89万平方公里 ,占云南省面积的13.63%。曲靖市辖1市3区5县。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曲靖市常住人口为5765775人。 2021年,曲靖市实现生产总值3393.91亿元,比2020年增长12% 。 曲靖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地带的乌蒙山脉,西与滇中高原湖盆地区相嵌,东部逐步向贵州高原倾斜过渡,中部为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彝、布依、壮、苗、瑶等八大民族独特的语言、服装、风俗和信仰。 曲靖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长江经济带的重点开发区之一,是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区域。 曲靖是云南省重要工商城市,综合实力居云南省第二位。 曲靖先后六次登“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榜 ,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发布日期:
2023-05-22 14:40:00
发布日期:
2023-05-22 14:40:00
发布日期:
2023-05-19 07:45:00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珠江源头,和黔、桂两省(区)交界,自古为内地入滇之重要门户,市境介于东经103°03′~ 104°50′、北纬24°19′~ 27°03′之间。东与贵州省六盘水市、兴义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毗邻,西与昆明市嵩明县、寻甸县、东川区接壤,南与文山州丘北县、红河州泸西县及昆明市石林县、宜良县相连,北与昭通市巧家县、鲁甸县及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交界。曲靖市境东西最大横距10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02公里。总面积2.89万平方公里 ,占云南省面积的13.63%,海拔1881米,离省会昆明市130公里。曲靖市
曲靖自然风貌(6张)曲靖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地带的乌蒙山脉,西与滇中高原湖盆地区紧紧相嵌,东部逐步向贵州高原倾斜过渡,中部为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地带,高原面保存较好,形态完整,东南部具有典型的岩溶丘原景观。市境属扬子地台的滇东褶皱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曲靖最高点在会泽县大海梁子牯牛寨,海拔4017.3米,系乌蒙山脉主峰;最低点在会泽县娜姑镇王家山象鼻岭小江与金沙江汇合处,海拔695米,相对高差3322.3米。市政府所在地海拔1881米。市境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间有高原盆地,高山、中山、低山、河槽和湖盆多种地貌并存。 境内山岭河谷相间交错,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为齐全,碳酸盐岩石分布广、面积大,多溶洞和岩溶地貌,山脉有乌蒙山系和梁王山系,多呈北东—南北向或近南北向,大致可分为西列、中列和东列3个平行岭脊。 境内多为高原山地,有万亩以上的坝子34个。其中陆良坝子771.99平方公里,为全省第一大坝子;曲沾坝子面积435.82平方公里,为全省第四大坝子。
曲靖主要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一般具有冬春光照条件较好,春温不稳,风高物燥,降水不均;夏无酷暑,降水集中,涝旱兼有,风和日丽;秋季降温快,阴雨多;冬暖冬干,寒潮降温的气候特点,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5℃。 2011年,曲靖市遭遇自1961年来最严重的春、夏、初秋连旱,全年各县(市)区平均气温14.12℃,其中,麒麟区、陆良县并列最高15.1℃,富源县最低13.0℃;平均降水量592.1毫米,其中罗平县最多1027.1毫米,马龙县最低417.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998.12小时,其中会泽县最多2471.2小时,罗平县最少1546.2小时。 2013年平均气温14.8℃,年均积温5402℃,年均日照时数2093小时。
曲靖市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山高谷深,断裂、河曲发育,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多条,以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黄泥河、以礼河、块择河、小江等为主要干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土壤曲靖市境内土壤类型从赤红壤到亚高山草甸土均有分布,土壤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带和一定的水平差距。全市土壤划分为14个土类、35个亚类、75个土属、273个土种,以红壤为主(占61.07%),其次为紫色土(占9.84%)、黄棕壤(占5.16%)、水稻土(占4.94%)、黄壤(占3.47%)、石灰土(占3.47%),其他土壤占12%。赤红壤分布于东南部南盘江及其支流海拔1100米以下河谷;燥红土分布于西北端小江海拔1300米以下河谷,表土复盐基过程明显;黄壤为东南部(罗平、师宗及富源南部)基带土壤,垦殖系数较高;山地黄棕壤、棕壤、暗棕壤、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出现于高山、半高山的垂直带谱中,仅山地黄棕壤分布较大,垦殖率稍高;紫色土和石灰土是幼年性岩成土,前者集中于北部,后者多见于东南部;冲积土、草甸土和沼泽土散布于第四系、第三系河谷或湖盆坝区,一般垦殖历史悠久,土层深厚肥沃,大部分辟为耕地。山原红壤是滇东高原广大地区的基带土壤,保留古红色风化壳残留特性,化学风化和物理风化强烈,具有“干、酸、粘、瘦、薄”等障碍因素,有机质含量低,是造成本地区中低产田地多和林草生长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