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彝族自治县隶属于四川省乐山市,位于西南小凉山区,与佛教圣地峨眉山毗邻。县城沙坪镇介于东经103°15′至103°33′,北纬29°15′之间。东西宽56千米,南北长73千米,全县幅员面积2382平方千米。 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地形高差悬殊,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异,垂直差异明显。全县辖19个乡镇129个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峨边彝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21554人。 2020年,峨边彝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575620万元。 2016年9月,峨边彝族自治县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2018年12月2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发布日期:
2024-12-15 08:45:48
发布日期:
2024-12-14 20:41:40
发布日期:
2024-12-14 08:53:59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6 08:00:00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乐山市西南部,峨嵋山南麓,大凉山北麓,乐山市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结合部。北邻峨眉山市,东邻沐川县,东南邻马边彝族自治县,南邻凉山州美姑县,西邻凉山州甘洛县,西北与金口河区毗邻。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54′至103°38′,北纬28°39′至29°19′之间 。东西宽56千米,南北长73千米。全县幅员2382平方千米。 峨边彝族自治县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山地的北部,地处大相岭东南坡,小凉山和小相岭东北麓,并居横断山脉的东侧,是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高山地低洼河谷类型。地壳受一系列南北向褶皱和大逆断层所控制,县内山川走向大体成南北纵向伸展,岭谷相间,平行排列,四周高山环绕,境内群山耸峙,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成为县内地形的显著特色。中部受横贯县境的大渡河影响,切割急剧加深,谷壁陡峭,形成谷地狭窄的山地河谷地带。按其切割程度的不同,全县地貌依次可分为高山、中山、低山(山地河谷)等三个地貌单元。境内海拔一般在1000至4000米之间,山脊约为3000米左右,平均海拔为1200米。西南边缘的马鞍山主峰是最高峰,海拔4288米,东北部五渡乡的大沙坝,海拔仅469米,为最低点,相对高差悬殊,达到3800余米,形成西,南高东北低之逐渐倾斜地势。由于高差悬殊,使得地貌、气候、植被、土壤、及农业利用方式,都呈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
峨边彝族自治县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准地台西缘的康滇地轴北段,前震旦系变质岩及上古生代、中生代沉积岩有广泛出露,主要为浅变质的沉积岩。火山岩多为浅灰,肉黄及墨黑等色的花岗岩组成。变质岩则主要为浅变质的钙质干枚岩,板岩,石灰岩等。除断层众多以外,矿产丰富亦是峨边地区地质构造上的显著特点。
城区图峨边彝族自治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地形高差悬殊,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异,垂直差异明显,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戴雪帽,山脚百花鲜”的小凉山区气象景观。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多,湿度大,光照少,无霜期长,农业气候四季分明,有春迟、夏短、秋早、冬长的特点。县境内气温年平均为16.6℃,极端高温为35.7℃,极端低温为-3.2℃。7月最热,月平均为25.3℃;1月最冷,月平均6.5℃。年极变化微小,高低相差1℃。历年日照平均总时数为1049.3时,日平均近6小时,实照时数占全年可照时数的24%。日照时数随海拔高度不同而变化各异。 2016年,峨边彝族自治县县城区年平均气温17.5℃,比2015年下降0.2℃,比多年平均气温16.7℃高0.8℃;年极端最高气温37.9℃,比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1℃高0.8℃;年极端最低气温-1.8℃,比历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4℃高1.6℃。全年日照时数1108.7小时,比2015年增加194.8小时,比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017.6小时多91.1小时。降雨量887.7毫米,比2015年增加113.4毫米,比多年平均降雨量803.9毫米偏多83.8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为44.4毫米,比2015年多12.8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