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3°54′02″~104°16′54″,北纬30°40′40″~30°57′58″之间,东南与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成华区、金牛区接壤,西连郫都区、北邻彭州市、广汉市。 辖区幅员面积496平方千米。 辖7个街道、2个镇,区政府驻桂湖街道桂湖中路92号。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都区常住人口为1558466人。 新都建治于春秋末期,是“古蜀三都”之一,已有近2800年历史,是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光寺、杨升庵祠及桂湖,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繁东湖、龙藏寺、杨慎家族艾芜墓。新都区是成德绵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地处成都城市发展北中轴线上,是“蓉欧快铁”和“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2021年,新都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00.1亿元,同比增长8.2%。
发布日期:
2024-11-25 08:40:23
发布日期:
2024-11-24 22:00:10
发布日期:
2024-08-14 20:50:4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6 08:00:00
新都区地处东经103°54′02″~104°16′54″,北纬30°40′40″~30°57′58″。东南与成都市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成华区、金牛区接壤,西连郫都区、北邻彭州市、广汉市,距成都市中心16千米。 辖区幅员面积496平方公里。 新都区
新都区境内土壤主要是岷江、沱江支流清白江、毗河及蒙阳河水系的冲洪积物堆积而成的河漫滩和一、二级台地。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比降为0.2~0.3%,海拔475~470米,相对高差不小于5米。占新都区幅员面积的79.82%。农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4.14%。
新都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温湿同季,水热同步,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暖早,但不稳定;夏季炎热暴雨多;秋季降温快,多绵雨;冬季干燥多云雾。新都区境内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累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最高气温16.7℃,年平均最低气温15.4℃,高低差为1.3℃。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1℃(2006年8月21日),最低为-5.4℃(1975年12月15日),极值相差42.5℃。大多数年份最高气温在33~35℃,最低在-3℃左右。累年平均无霜期279天。
新都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其间成都平原是在成都拗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地貌格局,其延展方向受华夏系龙门山断裂带与新华夏系龙泉山断裂带的控制。它在古老构造的基础上,表现为间歇性的差异抬升和下降,构成平坝与台地,其上第四系堆积深厚。全区地貌形态,主体为平坝,部分为台地。平坝即成都平原中央凹陷地带部分,台地即成都平原东部边缘构造地带部分。区境地形狭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平均以坡降2~3%,从西北向东南倾斜。高宁公毅村海拔572米,新繁外西街海拔536米,桂湖通站路海拔494米,石板滩西江河边海拔476米。全区最高点在三河乡回龙寺,海拔592米。最底点在太兴乡先丰村东部,海拔472米,高低差120米。丘陵略凸起,相对比高20~50米,星马鞍状,坡级长,谷宽坦。根据它的成因,可归为侵蚀堆积地形类。
新都区境内河流,北有清白江,属都江堰蒲阳河水系;南有毗河,属都江堰柏条河水系;中有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锦水河分干渠,以取代原“宽、浅、弯”的天然河道蟆水河、锦水河,此两河大部还耕,个别地段留作区间行洪道,老锦水河下段保留作为泄洪道;东有西江河,自南向东北流,为龙泉山脉行洪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