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县,隶属于广东省汕头市,地处闽、粤、台三省交界海面,介于东经116°53′—117°19′,北纬23°11′—23°32′之间,由南澳岛及周边33个岛屿组成,其中南澳岛111.44平方千米 ,海域4600平方千米,陆地面积114.74平方千米。 2018年,南澳县下辖3个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澳县常住人口为64429人。 2020年,南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7亿元,增长1.8%。 南澳县是广东全省距离台湾省最近点,距高雄162海里,处于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距太平洋国际主航线仅有7海里,素有“潮汕屏障、闽粤咽喉”之称。南澳县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县,也是中国海岛县(区)中唯一的国家4A级旅游区,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今来南澳就是东南沿海一带通商洋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是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有“海上互市之地”之称。 南澳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前“象山文化”是粤东考古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西汉元鼎6年(前111年),南澳始入版图,归南海郡揭阳县管辖。明万历三年(1575年)诏设南澳副总兵,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升设总兵。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南澳县。南宋皇帝、南明监国鲁王、航海家郑和、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刘永福都来过南澳,留下了古宋井、招兵树、雄镇关等许多历史遗迹。
发布日期:
2024-12-21 15:30:00
发布日期:
2024-12-19 19:40:00
发布日期:
2024-12-16 16:12:00
南澳县位于广东省东端海面,东到破涌礁,南到南大礁,西与澄海县相邻(以凤屿与澄海县五屿海域中流分界),北靠饶平县。介于东经116°53′—117°19′,北纬23°11′—23°32′之间,海域面积4000平方千米,陆地面积109.12平方千米,由23个岛屿组成,海岸线长99.2千米。其中主岛南澳岛面积106.85平方千米,东西相距21.5千米,东半岛最宽处10.5千米,西半岛最宽处5千米,岛中部最窄处宽11千米,海岸线长77千米。南澳岛通往各地水陆距离:东至福建省东山岛13.6海里(25.2千米);距离台湾省高雄市162海里(300千米)。西从长山尾至澄海县莱芜岛4.1海里(7.6千米);距离广州市201.4海里(373千米)。北从猴鼻头至饶平县海山岛黄隆2.75海里(5.1千米);距厦门市77.7海里(144千米)。西南从长山尾至汕头市11.3海里(21千米);至香港170海里(315千米)。 总面积约114.74平方千米。 南澳县
构造南澳县地质构造带是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运动的产物。在封闭条件下,板块碰撞速度的加快,导致区域热流值升高,从而形成了南澳县的主体构造。(一)岛内存在新华夏系和东西向构造系的一部分这两种构造体系。(二)南澳县构造带是北东向分布,南起惠来县靖海,经南澳县至福建省的东山、厦门、长乐至浙江省沿海,全长500千米,呈北东45°左右展布,略向东南凸出,大体上与海岸线及20米等深线一致。南澳县处于断裂南东侧,岛南东侧的后宅前江至云澳镇一带下沉,近岸水平阶地明显,东南侧的云澳镇澳前村海边的“宋井”,现已接近没于海中。洪积、海蚀阶地不发育,但多呈小型海湾。(三)根据变质岩的分布、岩石组合和所处的构造部位,北东向分布的南澳县构造带是一条切割上地幔的活动性深断裂带,为滨太平洋断裂体系东南亚沿海断裂系的一部分。(四)位于南澎列岛的东侧海域,是泉州—汕头断裂带的最东面断裂,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部位,地壳不稳定。南澎列岛附近海域是汕头市地震活动频繁发生的地方。 地层南澳县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地带,出露地层有侏罗系(J)和第四系(Q)。侏罗系分为上侏罗统高基坪群(Jigj)火山岩系,如走马埔、前烟墩、猴鼻尖一带;下侏罗统金鸡群(Jlin)碎屑岩系,如云澳一带。本岛第四系(Q),距今250万年,最新的全新统距今约一万年左右。在岛分布是:(一)沿海湾分布,属全新世海积及洪积(QD)。主要是海滩砂、砾石及贝壳等松散堆积物、碎屑风化物(未被完全胶结的粘土、亚粘土等)及现代洪积。(二)由大小平等的角砾状碎屑物堆积,属全新世坡积(QC)。充填物主要为粉砂质及粘土质,在海岸带分布较少。(三)山麓坡度变缓处堆积,属第四系红色粘土层(QA),几乎遍布全岛,岛中腹部较厚,南部较薄。 岩石南澳岛的岩石大部属于燕山三、五期花岗岩。岛东部细粒花岗斑状花岗岩、花岗斑岩小岩株,呈北东方向展布,呈示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对燕山晚期第五次岩浆侵入活动的控制;岛的北侧大尖山一带有上侏罗系的流纹斑岩、凝灰溶岩;岛的中部葫芦山下有侏罗系的变质长英砂岩夹变质石粉构造运动的产物。主要岩石类型有:(一)岩浆岩:包括黑云母花岗岩、细粒花岗岩(这两种岩石属花岗岩类型,为本岛最老、分布最广的岩石);石英斑岩、花岗斑岩(这两种岩石分布于黄花山、西阁一带),面积约共25.22万立方米。(二)变质岩:为中生代低压递增变质岩带,沿深澳断裂带分布,分为两个亚带:(1)绿片岩相变质亚带,出露于构造带北西侧,主要由绢云母石英岩、云英岩、白云母片岩、黑云母片石英片岩、变质砂岩、变质火山岩组成。该变质岩带出露原地型混合岩为主;(2)低角闪岩相变质亚带,出露于岛的东侧,由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变粒岩、片麻状混合岩组成。分为黑云母角岗片岩,分布于海岸带的局部地方,如赤石湾、澳前村、湾顶山一带;黑云母变粒岩,零星分布于明南亭、深澳、五坪等处的混合岩中;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夹变质粉砂岩、片岩,主要分布于烟墩仔与葫芦山一带;沉积岩(由沙岩、页岩组成)分布于云澳、东澳的局部地方,如大尖山有凝灰熔岩夹凝灰质粉砂岩、硅质岩、炭质泥岩。变质岩总面积约58.4万立方米。
南澳岛属低山剥蚀丘陵地貌。主岛形似葫芦,海岸多为岩石陡岸。东西两端为宽而突起的山峦,东部最宽10.5千米,西部最宽5千米,东西长21.5千米;中部为狭小的冲积平原,最狭处仅有2.1千米。西部的高嶂岽海拔587.1米,是全岛最高峰。东部的果老山海拔576米,白牛大尖山海拔524米,其余的为低山、丘陵。由于海湾的沉积及山洪的冲积,形成隆澳、深澳、青澳、云澳4个小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