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湖南省益阳市辖县,位于湖南中部偏北,资水中下游,总面积2068平方公里 ,下辖13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桃江县常住人口为685596人。 1951年7月,析益阳县六、七、八、九、十一区,置桃江县。 桃花江核电站位于桃江县城西部、资水上游20千米处。境内著名景点有浮邱山、凤凰山等。桃江县有“美人窝”、“屈原第二故乡”、“楠竹之乡”、“茶叶之乡”、“建材之乡”、“有色金属之乡”等之称。 2021年,桃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94亿元,比上年增长6.7%。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创建达标县市区)。
发布日期:
2024-11-16 20:38: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桃江县境位于湖南中部偏北,资水中下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8°13′-28°41′,东经111°36′-112°19′。1998年4月-1999年10月,经过勘界,桃江与周边三市三区三县相邻确定了共508千米的边界线。东与益阳市赫山区相抵,共6个界桩长69.8千米。南与宁乡县接壤,共4个界桩,长52.7千米。西、西南与安化县相连,共10个界桩,长149.8千米。西北与常德市鼎城区相接,共2个界桩,长22.2千米。北与汉寿县共壤,共3个界桩,长179千米。东北与益阳市资阳区相接,共3个界桩,长34.5千米。县治驻桃花江镇凤凰山。东北距益阳市28千米,东至长沙西站120千米,西经武潭至安化县城120千米,北至汉寿县城72千米,至常德市121千米。县境东西长73.3千米,南北宽51.5千米,总面积2068平方公里 ,为全省总面积的0.97%。 桃江县政府
桃江县境地貌类型多样,山、丘、岗、平犬牙交错。山地以西南部居多,丘陵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东部,岗地分布于平原与丘陵之间,平原分布在中部资江和溪河两岸以及山间谷地之中。县境地貌大体轮廓是:周围山丘环绕,朝东北有一狭窄开口。中部低平,呈弧形展布。县境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向东北倾斜,地表高差大,山丘坡度大。县境西南北有靠安(化)、宁(乡)山地,山廻峰转。西起龙溪观音尖(海拔474米),经王家村的丫头山(海拔602.6米),至板溪的疤子尖(海拔887.6米)。到达南部松木塘的猴家大山(海拔917.5米),步步升高。东北面朝益(阳)、汉(寿)平岗,平坦开阔,低地点为牛潭河乡长港洲(海拔39米)。西北有犀牛山(海拔341.4米)、瞿峰山(海拔320.5米)、天子仑(海拔393.5米)、万民山(海拔255.2米)。东部有金盆山(海拔335.4米)、水井坡(海拔283米)等。全县共计海拔300米以上的山有44座,其中500米-800米的18座,800米以上的4座。几个代表山峰最高点至长港洲低地点,南部猴家大山直线距离34千米,比降2.58%,西部观音尖,直线距离54千米,比降0.8%;北部瞿峰山,直线距离41千米,比降0.69%。
桃江县(2张)桃江县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一年中1月最冷,7月最热,气温年较差为7.8℃。与周边县市均水热同季、暖湿多雨,且严寒期短,暑热期长;春温多变,夏秋多旱;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气候温暖,四季分明。
桃江县境属资水流域,资水自西向东贯穿境内102公里。资水为山区性河流,流域内又多季节性暴雨,县境又处梅城暴雨中心区边缘,形成资江水位暴涨暴落现象,具有“易涨易落山溪水”特征。1959年上游建成柘溪水库后,暴涨暴落情况更为明显。1995年上旬,桃江水位曾在6小时内从43米多陡落到37米。高洪水位一般发生于6、7月间,最低水位发生于12月和1月。夏季风区雨量集中,4-9月为汛期,5-7月为丰水期,暴雨一般发生在这一时期。7月底以后,常有干旱,也有在8月发生大暴雨的情况,如1988年的特大秋汛。也有3月发生大暴雨的,如1997年3月就出现了“桃花汛”。 资江风光
桃江县境土壤采用五级分类划分土种。共划分7个土类、16个亚类、59个土属、148个土种。水稻土土类,发育于各类土壤母质,是在人为生产活动影响下发育形成的一种有特殊性状的土壤类型,共辖六个亚类。红壤土类,面积127066.8公顷,占旱土林地总面积的76.34%。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下的低山丘岗地,具有较明显的脱硅富铝化过程(红壤化过程)。黄壤土类,面积1544.51公顷,占山地、旱地总面积的1.18%。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的中低山区。黑色石灰土土类,面积125.13公顷,仅占山地和旱土总面积的0.1%,是一种由石灰岩发育的岩成土壤,零星分布在关山口等地石灰岩山地顶部的岩隙处,多呈星点状分布。红色石灰土土类,面积1941.9公顷,占山地和旱土面积的1.48%,主要分布在关山口、灰山港、连河冲等地。菜园土土类,面积48公顷,仅占县境旱土面积的0.31%,主要分布在城镇周围。潮土土类,面积352.4公顷,只占自然土壤和旱土总面积的0.26%,主要分布在沿河两岸和一些河洲,由河谷沉积物发育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