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湖北省辖县级市,由襄阳市代管。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东界随州市随县、枣阳市,西邻南漳县,南接荆门市钟祥市,北抵襄州区、襄城区。宜城版图面积2115平方公里 ,呈“三山一水六分田”格局。现辖11个镇(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襄阳市级精细化工园区、224个村(社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宜城市常住人口469417人 。 宜城市,简称宜,是全国粮食生产县(市)、基础教育先进市、文化先进市、科普示范市、民政工作先进市,湖北省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双拥模范城和平安县(市)。2006年、2007、2008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称号。2006、2007、2008年连续三年举办国际铁人三项赛。 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7.73亿元,同比增长7.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400元、20100元,分别增长8.9%、9.2% 。 2019年12月,宜城市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发布日期:
2024-12-14 04:10:20
发布日期:
2024-12-13 10:05:01
发布日期:
2024-12-05 15:50:1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宜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东界随州市随县、枣阳市,西邻南漳县,南接荆门市钟祥市,北抵襄州区、襄城区。地处东经111°57′-112°45′,北纬31°26′-31°54′之间。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53公里,总面积2115平方公里。 宜城市
宜城宜城版图呈“蝴蝶状”。整个地形变化有规律,当地称为“三山两水五分田”格局,汉水将全境自然分割为东西两大部分,以汉水为界,分别往东部西部呈平原、丘陵、山地变势,阶梯式延伸。东西两面环山高起,中部河谷平原,北高南低,向南敞开。东部属大洪山余脉,北端山脉呈东西走向。南端多南北走向,微向西南倾斜,与襄阳、枣阳、随州交界处到汉江冲积平原为低山丘陵区。西部属荆山余脉,多呈南北走向,为丘陵区。海拔在15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431.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4%,海拔在50至150米之间的丘陵面积1622.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6.8%;海拔在50米以下的平原面积5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8%。
宜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冬冷夏热,陆性率64%,有典型的大陆气候特征。境内各地年降水量在800至10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16.4天。降水分布趋势是东西山区多于中部丘陵平原区,北部少,南部多。历年自然降水状况大致是丰雨年、缺雨年和正常年各占三分之一。日照时数多年平均为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为全省日照时数高值区。一年中日照最多的月份是8月,占56%,最少的是2、3月,占36%。年平均气温15至16 ℃,境内各地年平均气温相差不过0.5℃。气温一般1月为最冷,平均2.6℃,7月最热,平均28℃。
宜城市风光(20张)境内河流,以汉水为主干,构成“扇形状”。汉水以东主要有莺河、落花河、牌坊河、响水沟、南洲河、麻雀河、连江河、黑石沟等支流,汉水以西主要有蛮河、木渠沟、碑河等。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03条,全长1096.3公里,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一级)9条,50至100平方公里(二级)7条,5至50平方公里(三级)87条。境内河流已开发57条,占河流总数的55.33%。汉江又称汉水,是长江最大支流。宜城境段,俗称大河,境内河段长59公里,汇纳蛮河、莺河等大小支流十余条。流域面积2113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达12540千瓦,最大洪峰流量达52400立方米/秒,为境内最大河流。蛮河又称小河,境内河段长63公里,汇纳大小河流24条,流域面积663.6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4465千瓦。上游建三道河水库、石门水库等,从南漳、武镇到宜城岛口,修建了百里长渠。莺河又称南泉河,境内河段长59.4公里,汇纳大小河流23条,流域面积403.9平方公里。于上游宜城、枣阳交界处建有大型水库——莺河一库,于马头山东建中型水库——莺河二库;下游建有小(二)型水库7座。水能蕴藏量1776千瓦,已开发520千瓦。已利用面积302.6平方公里,占整个流域面积79.6%。莺河一库总库容11950万立方米,莺河二库总库容824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