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县,隶属湖北省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东麓,属鄂西北山区向汉水中游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11°26′~112°9′,北纬31°13′~32°1′之间,总面积3859平方公里。 南漳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南漳县以境内南漳水(南方漳水,今称漳水或漳河)而得名。 截至2018年,南漳县下辖10个镇以及1个农场管理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漳县常住人口455690人 。县政府驻城关镇。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改思安县为南漳县。至南宋,县域多次分合,治所几度变迁。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合中庐、南漳二县为南漳县。 南漳县有305省道横贯东西,250、251省道纵穿境内,95%的村通公路,焦枝、汉丹铁路与之毗邻,与襄阳刘集机场、老河口机场相距只有一百公里以内路程。 南漳县有各类景点110多处,其中有三国故事源头水镜庄、古山寨文化代表春秋寨等。 2020年11月,入选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2020年,南漳县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3.35亿元,比上年下降3.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6.3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7.02亿元,下降8.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9.99亿元,下降1.0%。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16.6﹕36.8﹕46.6调整为19.2﹕33.1﹕47.7 。
发布日期:
2024-12-28 19:10:30
发布日期:
2024-12-27 13:08:31
发布日期:
2024-12-14 04:10:10
发布日期:
2023-01-17 17:17:33
发布日期:
2023-01-17 17:13:04
发布日期:
2024-03-06 14: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南漳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东麓,属鄂西北山区向汉水中游过渡地带;东临宜城,西接保康,东北与襄城为邻,西北同谷城接壤,南依远安,东南与荆门毗连;东距省会武汉市400公里,东北距襄阳市40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111°26′~112°9′,北纬31°13′~32°1′。南漳幅员广大,旧称“八百里南漳一大片”,县界周长373公里,东西横距66公里,南北纵距81公里;总面积3859平方公里,折合38.61万公顷,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 南漳县
南漳县是湖北省37个山区县之一,境内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群山耸立,由西向东逐步平缓。西部属高山区,中部属低山、丘陵地区,东部为平畈、岗地,最高点三尖山(与保康交界),海拔1570米,最低处界碑头(与宜城交界),海拔65米。由于境内海拔高度不同,地形特征各异,土壤可分为黄棕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五个土类,13个亚类、34个土属、117个土种。
南漳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夏短冬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气候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垂直差异。南漳县气候年景一般是:春季阴雨绵绵,时常出现倒春寒;夏季热雨充沛,易有旱涝发生;秋季气温降低,连阴细雨不断;冬季少雨干冷,寒潮霜冻常现。南漳县总的气候情况是:气温升高明显,变暖速度加快;降水夏、冬增多,春、秋两季减少;日照春、秋增多,夏季明显减少。夏季局部暴雨频繁,冬季时有暴雪影响;春、夏、秋三季时遇低温阴雨,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干旱。
南漳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古有“四十八大泉、七十二河堰”之称。2012年版《南漳县志(1986--2007)》记载:实有大小河流187条,河流总长1960.1公里,流域面积3833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8.53亿立方米。河流分布比较均匀,河网结构呈树枝状,自北向南,有潍水、蛮河、漳河、沮河四大河流,均属长江水系,为山溪性河,因地势西高东低,四大河流均呈西北往东南流向。潍水:发源于七里山北麓的刘家台。流经吴集、丁集两地由楼子湾进入襄城境内。境内流长79.7公里,流域面积130.65平方公里。蛮河:南漳第一大河。春秋时称夷水。发源于保康马胡垭,由王家湾进入南漳县境,经长坪、李庙、城关、武镇等地。于申家嘴出境入宜城,在钟祥境内入汉水。境内干、支流总长1146.7公里,流域面积2293.4平方公里。漳河:古时称南漳河,以别于山西的清漳和浊漳,发源薛坪的三景庄,经板桥、巡检、肖堰、东巩向东南流,于东巩出境,于沮水汇合于当阳,在江陵流入长江。境内干、支流总长593.7公里,流域面积1140平方公里。沮河:亦名沮水。发源于保康响铃沟,由峡口入境,经通城河、于百福头入远安,在当阳与漳水汇合。境内河流长140公里,流域面积269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