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区,隶属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 菏泽市中部,介于东经115°20'—115°47',北纬34°57‘’—35°15”之间。总面积846平方千米。 定陶区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秋凉春燥,日照充足,四季变化分明。 截至2017年,定陶区辖2个街道、10个镇, 区政府驻天中街道。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定陶区常住人口为540016人。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置定陶县。据《史记》载: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辗转至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祖,死后葬于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2016年4月29日,定陶撤县设区。境内有济广高速、济菏高速、日东高速、日南高速、菏徐高速, 京九铁路穿境而过。 定陶区是山东省最佳投资城市、平安山东建设模范县、玫瑰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 定陶区是国家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县”,有西周曹国古墓群、法源寺、范蠡湖、汉高祖受命坛、项梁墓、彭越点将台、戚姬寺等人文名胜古迹。 2020年,定陶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3.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1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75.87亿元,增长4%;第三产业增加值108.25亿元,增长8.9%。 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发布日期:
2024-12-13 18:54:00
发布日期:
2024-12-13 11:31:00
发布日期:
2024-12-07 08:45:00
定陶区地处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中部,介于东经115°20'—115°47',北纬34°57'—35°15'之间。北距菏泽市区20千米,西距世界名城七朝古都开封(汴京,东京)100千米,南与曹县毗连,东与成武县相邻,西与东明县交界,东北与巨野县交界。辖地南北长30千米,东西宽40千米,总面积846平方千米。 定陶县
定陶区为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属华北平原沉降盆地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便于发展陆运水运、水利设施、工业项目的建设和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呈簸萁形逐渐降低,海拔高度为44—53.6米之间,高差9.6米。微地貌形态分高、平、洼3种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17%、57%和26%。
定陶区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秋凉春燥,日照充足,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多偏南风,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空气干燥,受寒潮侵袭时有出现霜冻和倒春寒天气;夏季,炎热多雨,常有潮湿闷热天气,有时因暴雨成灾,有时也可能因降水稀少而出现夏旱,适合大多数作物的生长;秋季天高气爽,日照充足,常发生秋旱现象;冬季气候干冷,多偏北风,降水(雪)稀少,个别年份出现冻害。定陶区近30年的平均气温为13.9℃,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6.8℃,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0.7℃,气温年较差27.5℃,极端最低达-17.9℃,极端最高气温40.7℃,近十年来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特别是冬季的气温近十年来较前三十年偏高1.4℃左右。定陶区降水量的分布极不均匀,但一般规律是夏季降水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冬季降水量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秋季多于春季而少于夏季。年平均降水量663.0毫米,最多1188.4毫米,最少357.1毫米,无霜期209天。定陶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235.7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4%。一年中春、夏、秋季光照较多,冬季较少,光照最多月份在5月份。最少的在2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