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信区,江西省上饶市辖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构成南北高、中部低的马鞍状地形,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辖3个街道、11个镇、10个乡,总面积2240平方千米 。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广信区常住人口为748265人。 方言属吴语系,剧种广信腔。民俗有龙舟、桥灯、串堂、高跷、庙会等。特产茶油、茶叶、笋干、早梨、杨梅、白酒等。 2018年,退出贫困县,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广信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89亿元。
发布日期:
2024-11-15 13:30:00
广信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上游灵山地区。地处赣、浙、闽、皖要冲,史称“八省通玉衢”、“豫章第一门户”。东邻上饶市信州区、玉山县、广丰区,南连福建省浦城县、武夷山市,西接铅山县、横峰县,北界德兴市。北纬27°58′~28°50′、东经117°41′~118°14′。 广信区
广信区境中山、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从南北两端向中部呈阶梯状递降,大致平行于信江对称分布,明显构成南北高、中部低的马鞍状地形。中山分布在区境南部和北部,包括五府山、灵山、华坛山等,占全区土地总面积36.2%, 海拔1000~1800米,南部最高点五府岗海拔1891.4米。北部最高点灵山天梯峰海拔1496米。灵山山峰切割强烈,瀑布较多。低山主要分布在上泸、四十八、郑坊一带,占全区总面积13.1%,海拔500~1000米。地形兼有中山与丘陵的特征,地表溶沟、溶槽、石芽多见,有地下溶孔、溶洞和地下河。丘陵低丘主要分布在区境中部信江两侧,占全区总面积48.8%,海拔100~500米,多为丹霞地貌,有月岩、南岩、七峰岩等洞穴奇观。区内河谷平原呈长条状分布于信江两岸,宽处达4000~5000米,海拔50~70米,占全区总面积1.9%,主要由河漫滩和河流阶地组成,属侵蚀堆积地貌。区境著名山川是灵山,著名河流是信江。
广信区1986年至2000年的气象资料显示年平均气温17.8℃,平均最高气温是1998年,为18.6℃;最低气温是1989年,为17.5℃。历年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8℃;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2℃。年平均降水量2066.1毫米,年最大降水量出现于1998年,为2589毫米;年最少降水量出现于1996年,为1288.6毫米。月最大降水量出现于1998年6月,为966.9毫米;月最少降水量出现于1987年12月,为0.6毫米。降水分布不均,南北山区多于中部丘陵、平原。月平均日照142.6小时,1988年月平均日照时数最长,达166.7小时;1997年月平均日照时数最短,为117.1小时。7月平均日照时数最长,为228.3小时;3月平均日照时数最短,仅80.2小时。年平均风速1.3米/秒。最大风速年度是1987年,平均风速1.9米/秒;最小风速年度是1996年、1997年和1999年,平均风速1.0米/秒。月平均风速3月、4月最大,为1.5米/秒,10月、11月、12月最小,为1.2米/秒。历年有霜,霜期最长的是1986年冬至1987年春,有霜期达32天;霜期最短的是1990年、1991年、1993年和1994年,有霜日仅9天。年平均气压1001.8百帕。最高气压年份是1987年,为1002.4百帕;最低气压年份是2000年,为1000.7百帕。
广信区地处信江中上游,有信江饶北河、茗洋河、丰溪、槠溪、马眼河、铜山港、丁溪河、泸溪等15条河流。总长为454.1公里,流域面积为24969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