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县,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位于江西省最北部,赣皖两省交界处,长江中下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9°35′-30°06′、东经116°22′-116°53′之间,总面积1544平方千米。东邻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南与上饶市鄱阳县、九江市都昌县毗邻,西连九江市湖口县,北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安庆市望江县隔长江相望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彭泽县常住人口为284757人。 彭泽之名,因鄱阳湖而来。夏商周秦诸代,将彭蠡泽周边地区,统称为彭蠡。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彭泽建县。 截至2019年,彭泽县下辖10个镇、3个乡,彭泽县人民政府驻龙城镇山南新区。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主要由山区和平原岗地所组成。 地处中亚热带的过渡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较足,霜期较短,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 2021年,彭泽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6亿元,增幅8.8%。
发布日期:
2024-11-15 12:50:00
发布日期:
2024-11-14 21:49:00
彭泽县,位于江西省最北部,赣皖两省交界处,长江中下游,九江市东北角,北濒长江。地理坐标为北纬29°35′至30°06′、东经116°22′至116°53′之间。东邻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南与鄱阳县、都昌县毗邻,西连湖口县,北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望江县隔长江相望,总面积1544平方千米 。彭泽县
彭泽县境内地貌形态,深受地质构造、岩性、气候、江河溪流等内外营力作用的控制和影响,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东南高,西北低,主要由山区和平原岗地所组成。东南部为一长形中低山区,中部是低山丘陵岗地,北部沿长江一带为冲积平原,山区占陆地面积的58.4%,丘陵占36.1%,平原占5.5%。根据地表调查资料,将其地貌景观,按形态和成因,可分为三种地貌类型。中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占全县面积的一半以上。其特征是,山坡较陡,切割较厉害,形成许多“V”字形冲沟及溪流。植被发育、残坡积层薄,特别是天红、乐观两地的岩溶地貌区,有利于降水的补给和地下径流。著名的龙宫洞就位于天红岩溶区的中部。残丘垄岗分布在黄花、黄岭、湖西及江边一带。地形高低起伏,一般标高在50~60米左右,其中少数不连续的孤丘,标高可达200余米。江岸及湖滨平原主要是冲淤积作用形成的小片平原,分布在长江岸边和湖泊周围,如芙蓉、马当、棉船等地,地势平坦,一般标高15~25米左右,由砂质粘土和砂砾石组成,是地表水系的汇集之地。
彭泽县境内成单独水系的河流计有40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瀼溪河、新桥河、七里洪、杨梓河4条,流域面积共617.8平方千米;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潭桥河、石涧河、乐观河等7条,流域面积有801.6平方千米;在2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殷山河、丰岭河、余堰河、马桥河、黄板河等12条,流域面积计有962.9平方千米。
彭泽县地处中亚热带的过渡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较足,霜期较短,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春季(3~5月)前期低温阴雨,仍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寒气较重。后春,夏季风力大增,与较强的北方冷空气交锋,造成连绵阴雨,有“春雨连绵”、“春无三日晴”之说,但气温逐渐升高。依托天门子水库而建夏季(6~8月)初夏,风向处于过渡性季节,冷暖空气时相激荡,天气反复无常。这个时期为梅雨季节,汛期到来,暴雨集中,极易发生洪涝,若遇长江水位超高,容易造成外洪内涝,山洪暴发,江堤缺口,山体滑坡。1998年是彭泽有记录以来特多降水年份。长江水位达百年未遇的高位。每年进入盛夏,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常刮偏南风,天气多晴,温度增高,日照强烈,时有伏旱出现。秋季(9~11月)处暑过后,夏季风减弱,气温仍高,俗称“秋老虎”,白天虽热,入夜转凉,秋意渐浓。九月中旬是夏季风向冬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北方冷空气南下入侵,使气温下降,往往会导致寒露风。后期,气候稳定度大,又容易形成云雨,气温适中,秋高气爽,出现“小阳春”天气,但为时不长,即转入冬季。冬季(12~2月)受北方冷空气影响,猛刮偏北大风,气温低,雨水少,湿度小。当冷空气南下时,常伴有8级左右偏北大风,雨雪冰冻,气温显著下降。有谣谚:“一九、二九,霜风刺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又说:“大寒小寒,滴水成团”。1月中旬至2月中旬,是本县全年最冷时节,大雪、冻雨多发生在这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