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古属福州府古田县),福建省宁德市下辖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闽江中下游北岸,古田溪贯穿全境。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古田县常住人口为323771人。 辖2个街道、8个镇、4个乡。全县土地面积2373平方公里。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建县,素有“水电之乡”、“华侨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体育之乡”、“文化之乡”之称。古田是中国食用菌之都;水利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中国之首,古田溪水电站为中国第一个地下电站;古田曾被评为中国体育先进县和中国文化模范县 。 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3.43亿元,同比增长6.4%。 2016年12月,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发布日期:
2024-11-15 18:00:00
发布日期:
2024-11-15 16:21: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6 08:00:00
古田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偏东北方,东连宁德、罗源,西接延平、建瓯,南临闽清、闽侯,北枕屏南。东西宽82千米,南北长66千米。全县土地面积2373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为北纬26°16′-26°53′,东经118°32′-119°24′。 古田县
地势以东、西两侧向中部古田溪和古田水库倾斜。古田县境内山峦起伏,岭谷相间,山、丘、岗、垅、盆谷、河谷错综复杂。石塔山雄踞西北部,天湖山绵亘于北东部,土满山纵贯中部,形成西部、中部、北部高地和东西两大谷地。自西向东依次为:西溪、旧镇中山山地,平湖、湖滨、松吉古田溪谷地,炭洋、张洋、昆山中山地,鹤塘、杉洋霍口溪谷地。呈两高两低地势特点。闽江沿西南部急剧下切,江畔溪流多挟涧悬瀑。其出口处在水口镇的渡口,海拔仅10米,为古田县地势最低点。古田全境相对海拔高差1613.5米,河道比降大,水流急,蕴存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古田县境内气候类型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四季不甚明显,各地差异较大。黄田谷地夏季长达168天,冬季只有36天,春季85天,秋季77天;而泮洋山区夏季只有87天,冬季长达90天,春季107天,秋季81天。古田溪纵贯西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27.6℃,年降水量1579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6—21℃之间。黄田和古田人工湖周围的丘陵盆谷地带年均气温在18℃以上,为暖区;海拔在600米以上的东部、北部、西部和中部的低山区,年均气温在17℃以下,为温凉区。
境内属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地表溪流密布,水系发育呈树枝状。溪河以土满山脉为分水岭,东部属鳌江水系,西部属闽江水系。县境内的溪河属山地性河流多经峡谷,急流险滩,河床基岩裸露,对地表侵蚀作用强烈。主要溪流有27条。
1982年开展土壤普查分析,古田县土壤共有5个土类,15个亚类,33个土属,耕作土壤有38个土种。5个土类中,红壤面积212.42万亩,占土些总面积59.4%,占山地面积82.5%;黄壤面积46.0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9%,占山地面积17.3%;水稻土是境内主要耕作土壤,面积43.9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2.3%;紫色土面积仅0.5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0.16%,在鹤塘镇的樟厅村、前圪村呈带状分布;潮土面积公127亩,分布在平湖镇新舫村,成土田质为冲积物,多开垦耕作土壤。境内在土壤纬度地带性分布中属红壤带。
干旱古田境内几乎每年都有干旱,尤以夏秋旱严重,持续时间长,干旱的中心地带是黄田镇,其次是松吉、吉巷等乡。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六年,三都、松峰一带大旱,田禾绝收。解放后旱情发生的频率,平均每四年一大旱。1953~1982年,发生春旱的有9年,夏旱的17年,秋旱的14年,春、夏、秋都出现旱情的有1963、1967、1971、1977年。旱情持续50天以上的特大旱年有1953、1964、1967、1977年;持续41天以上的大旱年有1962、1975年;持续20天以上的中度旱年有1961、1968、1972、1982年。洪涝古田洪涝主要发生在5~6月的梅雨季节和7~9月的台风雷阵雨季。由于暴雨来势猛,强度大,加上山区地势复杂,河道狭窄,一时倾泻不及,则造成低洼谷地山洪暴发之害。黄田、水口的闽江沿岸是主要受灾区,其次是古田人工湖低洼地和主要溪流沿岸。2015年6月4日出现大暴雨,日雨量为128.8mm。全县转移152人,受灾4190人,直接经济总损失754.9万元。台风台风过境多在夏秋季节,当台风在本省或毗邻省登陆时,对境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中部、北部、西北部高山地区受台风影响时,风力普遍在11级左右,闽江沿岸平均在10级左右,其它地方风力在8级以下。冰雹古田冰雹常发生在春夏或夏秋之间并伴有狂风暴雨和雷击。移动路径有二条,其一从南平、建瓯交界处进入,经凤都乡、城关向泮洋乡方向移去,或向黄田镇方向移动;其二由屏南县进入,经卓洋乡、鹤塘乡的下三口一带向东南方向移去。主要受灾区在县西北部与北部山地,降雹最多年份达5~6次,绝大多数的年份降雹3~4次,个别年份虽然没有明显冰雹,但也有似冰粒大小的小雹。地震境内有文字记载的若干次地震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十一月地大震。清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初一日早晨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