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隶属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全区地势平坦,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位于东经121°09′30″—121°54′00″,北纬31°27′00″—31°51′15″,总面积1413平方千米 ,其中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继台湾岛、海南岛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岛。 崇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5℃, 年平均降雨量1128.9毫米。 截至2018年,崇明区辖16个镇、2个乡,区政府驻城桥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崇明区常住人口637921人 。2020年,崇明区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1.83亿元,可比增长1.2% 。 五代十国时期,杨吴与钱氏吴越在长江口一带争战,静海都镇遏使姚彦洪(静海,今南通)于杨吴天祚三年(937年)在西沙设立崇明镇,崇明沙洲始有建置。后周废镇建置,由静海军(今南通)辖制。北宋初复崇明镇,隶于通州(今南通)海门县。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崇明镇升为州,隶属扬州路。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崇明降州为县,属通州,仍隶扬州路。 2016年7月2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崇明撤县设区”工作大会,改崇明县为崇明区。 崇明区境内有G40沪陕高速,S128陈海公路是崇明南部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 崇明主要景点有崇明学宫、唐一岑墓、上海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崇明获得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称号。
发布日期:
2022-10-17 22:05:00
发布日期:
2022-10-16 22:00:00
发布日期:
2022-10-06 05:50:00
崇明区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三岛陆域总面积1413平方千米。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长江,东濒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东邻横沙岛,北伴崇明岛。横沙岛是长江入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屿,三面临江,一面临海。背靠长兴,北与崇明岛遥相呼应,南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 崇明区
崇明岛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标高(以吴淞标高0米为参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间。长兴岛呈带状,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处-22米,可停靠30万吨级轮船。横沙岛呈海螺形,南北长12千米左右,东西宽8千米左右。平均海拔2.8米。总面积54.4平方千米,其中可耕地面积26.8平方千米。尚有滩涂资源0米以上20万亩、-5米以上67万亩。周边岸线30余千米,其中南端约有2千米深水岸线,水深-12米左右。
崇明区土壤有水稻土、潮土和盐土3个土类,以及8个土属、35个土种。土壤耕作层厚度一般在3至5寸。3个土类呈东西伸展、南北排列的条带状分布。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海桥、三星、合作、庙镇、江口、港西、城桥等乡及鳌山、新河、竖河、堡镇、五滧、向化、汲浜、陈家镇等乡沿南横引河一线以南地区,占全区集体耕地的49.87%;潮土主要分布在绿华、港东、建设、新民、大新、港沿、合兴、裕安等乡及鳌山、竖河、堡镇、五滧、向化、汲浜、陈家镇等乡沿南横引河一线以北,占全区集体耕地的39.99%;盐土主要分布在西北至东北部沿江沿海一带,占全区集体耕地的10.14%。
崇明区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全年主要天气灾害有以下两个方面:4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降水明显偏多,日照时数略偏少。8月多阴雨,光照不足。
崇明区地处长江入海口,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均受沿海潮汐影响,属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周围潮汐属非正规浅海半日潮型,流向基本为往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