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县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县,地处松花江中游北岸,取名于境内木兰达河,木兰源于满语“围场”之意。北以青峰岭与庆安县分界,东与通河县为邻,南与宾县隔江相望,西与巴彦县毗连。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木兰县常住人口为176245人。 木兰县总面积为3600平方公里 ,2012年辖6镇2乡,84个村。 木兰县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点 、全国文化先进县 、全国 50 个农业生态县之一、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国家商品粮生产基础县 、国家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有香磨山、骆驼峰、鸡冠山、白杨木水库等景区。 2020年,木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6862万元。
发布日期:
2024-12-24 14:25:00
发布日期:
2024-12-24 14:25:00
木兰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游北岸。自东经127°3′至128°18′,自北纬45°54′至46°36′,大体呈长方形,西以大黄泥河为界,与巴彦县毗连,东以二道河子为界,与通河县为邻,南以松花江为界与宾县相望,北以青峰岭与庆安县接壤。辖域南北长77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为3 600平方公里 。木兰县
木兰县全境三面环山,大体呈北高南低的地势走向。北、东、西三面被低山及丘陵围绕着;中西部为地势较低的山间盆地,向西延伸到巴彦县境内。东北部盆地的低山区,是境内最高地势区,南部的沿江地带地势最低,地处五站乡王家屯附近的松花江滩地,海拔高程仅107米。境内有大小山峰50座,小兴安岭余脉从东北入境,蒙古山脉从西入境,最高峰摩云顶子海拔961米。 木兰县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为半山区。境内地层复杂,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受小兴安岭褶皱山带及松嫩凹陷带的东部边缘断裂作用影响,火成岩侵入活动有多次。地层分为二迭、朱罗、白垩系、第三、第四纪等结构。木兰县境内各类地貌,明显地反映地貌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内外力的互相作用。
木兰境内天然水资源储量和可利用水资源储量充足,为丰水区。松花江流经木兰县全境74.4公里。境内有大小河流29条,均属松花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流长110公里的木兰达河和流长58公里的白杨木河。水域面积6.5万亩,水资源总量为9.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为6.6亿立方米,地下水为3.09亿立方米。可利用资源为2.3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为1.22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16亿立方米。
木兰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降水集中,气候温热,湿度大,日照长。春秋两季是冬、夏风交替的过渡季节,天气多变,春风大,降水少,易发生干旱。秋季气温急降,常有寒潮出现,霜冻发生。木兰县气候具有冬寒、春旱、夏雨多、秋霜早的特点。加之县境呈带形,受复杂的自然环境制约,南北气候有所差异。全县年平均无霜期12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42小时。年平均气温1~3℃之间,南北相差2~3℃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2.3℃,极端最低气温-4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6℃,极端最高气温35.5℃。全县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2600℃,属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北部山区雨量较多,南部平原雨量较少。全年平均降水量596.2毫米,南北部年平均相差87.9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