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古称隰州, 山西省临汾市辖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临汾市西北边缘,晋西吕梁山南麓,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毗邻6个县,总面积1413.22平方千米。 截至2021年10月,隰县辖3个镇、4个乡。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91394人。 隰县素有“河东重镇、三晋雄邦”之美誉,以盛产金梨而闻名全国。 隋开皇五年(585年),今县境设为隰州;民国初年(1912年),改称隰县,直隶山西省;2000年10月,实行市管县体制,隰县划归临汾市领导。 隰县主要景点有隰县小西天、七里脚石窟、紫荆山风景区、晋西革命纪念馆。 2020年6月30日,隰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10月,隰县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0年,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26亿元,农村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52元、26361元。
发布日期:
2024-12-21 12:10:10
发布日期:
2024-12-20 09:43:29
发布日期:
2024-12-13 10:13:26
隰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临汾市西北边缘,吕梁山大背斜中轴部,介于北纬36°27′22″—36°55′49″,东经110°44′35″—111°15′56″之间。毗邻6个县,东邻汾西县,西接永和县,南和蒲县、大宁县接壤,北靠吕梁市石楼县、交口县。全县总面积为1413.22平方千米,其中南北最长距离44千米,东西最长距离46千米。县政府驻地距临汾市人民政府驻地尧都区127千米。 隰县
隰县地处吕梁山区,境内地势东、西高,中间低,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县境东部为吕梁山脉西麓,为中高山基岩山区和丘陵沟壑区,西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部自北向南为城川河谷区。隰县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境内垣面高阔残缺,沟壑纵横交错,山峦连绵,丘陵起伏,海拔大部分在950米—1300米之间,境内最高峰青山沟顶位于黄土镇,海拔2012.5米;最低点位于午城镇胡城村昕水河岸滩,海拔762.5米。
隰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温低且干燥,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旱多涝少,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严寒少雪。日照隰县累年年均生长期140天,年均无霜期186.5天,最长达234天,最短为14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04.7小时,年总辐射137.1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185天(一般为4月15日—10月15日)。温度隰县累年年均气温9.6℃,1月平均气温-5.9℃,极端最低气温-24.2℃(2002年12月26日);7月平均气温23.0℃,极端最高气温38.5℃(2002年7月15日)。最低月均气温-10.7℃(2011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4.6℃(2001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8.9℃,最大日较差21.8℃(2010年10月5日)。降水隰县累年年均降水量474.2毫米,多数年份降水量在450—550毫米之间。年均降水日数为80天,最多达99天(2003年),最少为60天(1997年)。极端年最大雨量725.9毫米(200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312.4毫米(1997年)。主要集中在每年5月—10月,8月最多。
隰县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昕水河、城川河、东川河、刁家峪河等。全县河流总长度137.75千米,河网密度1.54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4530万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城川河,从东北至西南流经境内下李乡、龙泉镇、午城镇,长45千米,流域面积864.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74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东川河、刁家峪河等。
隰县土壤主要有:碳酸盐褐土、褐土性土,棕壤和山地褐土。其中,碳酸盐褐土主要分布在七大塬和两大川,褐土性土分布在丘陵、沟坡地带;就垂直分布来看,海拨在1400米—1700米之间为山地褐土,1750米—1800米之间为山地淋溶褐土,1800米以上为山地棕壤。隰县土壤绝大部分发育在黄土母质土,土层深厚,通常在50米—100米之间。
隰县主要自然灾害有霜冻、冰雹、干旱、大风等。冰雹年均发生次数不等,主要发生在6月—9月;霜冻与低温年均发生2—3次,主要发生在上半年4月和下半年10月—11月;干早是隰县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主要发生在春季3月—5月,其次是夏秋连旱,特点是范围广、历时长、灾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