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是山西省辖县级市,由晋中市代管,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岳山北侧。 地跨东经111°44′10″~112°10′14″、北纬36°50′01″~37°11′04″。东西最宽处38.5千米,南北纵长38千米,总面积744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0.47%。 介休市属暖温季风气候。 截至2019年,介休市下辖5个街道、7个镇、2个乡, 市政府驻北关街道。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介休市常住人口为432095人。 新石器时代介休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了。秦代,始置界休县,与邬县同属太原郡。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设立地级晋中市,县级介休市改由山西省直辖、地级晋中市代管。 南同蒲铁路、孝柳铁路2条普铁境内分道,大西高铁横贯全境。2012年,举办第十一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圆桌论坛。 2021年,介休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3.1亿元,增长7.1%。
发布日期:
2024-11-15 12:03:55
发布日期:
2024-11-14 23:04:43
发布日期:
2024-11-14 16:19:34
发布日期:
2024-11-13 16:37:12
发布日期:
2024-11-12 18:09:58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6 08:00:00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岳山北侧。 地跨东经111°44′10″~112°10′14″、北纬36°50′01″~37°11′04″。北起义安镇任家堡村,南至绵山顶端艾蒿坡;西起义棠镇圪塔头村,东至张兰镇南窑头村。东北与平遥、汾阳接壤,西南与灵石相连,东南与沁源毗邻,西北与孝义相望。东西最宽处38.5千米,南北纵长38千米,总面积744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0.47%。 介休市
介休市整个地势形态呈南高北低,海拔在740~2487米。南部为山区,主峰有绵山、天峰山等,属太岳山脉,面积312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2.09%;中部为丘陵区,面积191.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25.86%;北部为平川区,面积为237.6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32.05%。
介休市处于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数年份均在200天以上,2500小时左右。丘陵山区少于平原,南部少于北部。据1954~1994年气象资料统计,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0.4℃,冬夏季气温变幅较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升高,由平川向丘陵山区降低。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477.2毫米,一般集中在7至9月。无霜期平均为175天,其分布趋势为平川丘陵长于南部山区。
介休市境内地表水主要有:汾河、文峪河、磁窑河、龙凤河、樊王河、东涧河、西涧河、兴地河、洪山泉、槐柳泉、闷津泉、侯堡泉等。汾河:由平遥县营里村进入本市朱家堡,经张兰、北辛武、万户堡、义安、宋脑、城关等乡镇,到义棠田村入灵石县境,在介休市境内流长33千米。文峪河:源于交城、离石两县交界处的关帝山,在本市罗王庄对岸入汾河。流域面积为1.876平方千米。磁窑河:源于交城县磁窑沟,至本市南桥头注入汾河。原系文峪河支流,在孝义入文峪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汾阳县武汉山为维护其私利,利用日伪力量,在介休市境内新挖一河,将磁窑河水改入。原磁窑河水源仅有磁窑沟、瓦窑沟洪水,经常干涸。1952年,清源县(现清徐县)白石河水入磁窑河,加之交城、文水境内的排退水全部注入,磁窑河的泄洪负担大大加重。龙凤河:属本市最大的一条洪水河,由沁源县境红崖沟、才子沟、后沟、铁水沟至古寨汇合后,经大栅流入绵山峡谷,再由本市龙凤村南出山北流,经龙头、石河、下庄等村,然后在洪相村西汇入汾河。全长52千米,流域面积556平方千米(其中沁源县境内317.1平方千米)。樊王河:属本市第二大洪水河,由本市樊王村东西两沟洪水汇合出山,流经连福、三佳、义安等乡镇,到洪相汇入龙凤河,后注入汾河。全长23.1千米,流域面积93.7平方千米。东涧河:源于沁源县境王和岭,向北流经张家庄,又有水策凹及关子岭两沟汇入,在本市西北里村进入平原后无固定沟道。长度为23千米,流域面积为53.2平方千米。西涧河:源于靠龙庄,经赵家窑、南王里、东大期等村,由洪相村注入汾河,流域面积为60平方千米。兴地河:源于沁源县境马跑泉,主流长14千米,兴地村以上流域面积为66平方千米。洪山泉:于城东南狐歧山下,系断层作用奥陶系石灰岩和石灰二迭系砂页岩溶洞水受阻成泉。汇水系统面积500平方千米,露出高度海拔839米。槐柳泉:拔高度为783米。闷津泉:位于柳沟村沟内,共有小泉12处。全市尚有侯堡泉等56个小泉。